無限投資學.jpg

影片連結https://youtu.be/ccVJXtvhuh0

 

《無限投資學》是一本由美國稅務律師托比.馬帝斯撰寫的理財書籍,作者根據自己的稅務實務經驗,分享了富人和一般人在理財上的不同思維和行為,並指出了常見的財務錯誤和禁忌。作者強調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性,並建議讀者用收入來買資產,用資產來支付開銷和負債,以達到「無限人生」的財務狀況。


想像一下,工作累得半死,但還是覺得自己受困、沒有掌控權的那種挫折感;

想像一下,不論你有多努力工作,還是覺得很無助,這種感覺一定令人很洩氣,甚至抓狂。

如果我們知道別的選項,就不會選擇這樣的人生,但如果我們不主動規劃,財務重擔就會找上我們。

 

為了避免身陷財務牢籠,作者提出三大禁忌。

第一大禁忌不要用負債來支付開銷!

一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,不要用信用卡來支付房租。這樣你是用負債來支付開銷,如果你這麼做,絕對會帶來問題。


第二大禁忌不要用收入來買負債!

例如換更大的房子、更好的車子,就算你的財務狀況符合可以買某些東西的資格,也要克制這種誘惑。當你有足夠的資產時,就可以開始買更貴的東西,但還沒有足夠資產時千萬別這麼做。


第三大禁忌不要用負債來買負債!

例如刷信用卡來買車,千萬不要這麼做。你需要有資產來支付這輛車的錢。

 

只要避免這三大禁忌,不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、是員工還是自雇者、有沒有念過大學,你都可以和有錢人一樣,使用能連續幾個世代為自己和家族創造永久財富的工具。

在使用財富工具時,你要先相信自己有創造命運的能力,相信自己的信念。擁有財富和沒有財富的人之間存在顯著的心態差異,稱為控制點,這是一種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結果的信念。

相信外控的人,他的所作所為會是回應外部的環境,他們相信不論自己發生什麼事,都是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;

相信內控的人,則傾向相信人生是自己的態度和能力行動的結果,他們相信自己是財務的主導者。這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非常強大。

你可以控制自己的金錢,不要讓別人和外部環境來控制你。

 

接下來我們來看看,本書提供的一套「無限配置模型」,這是合格理財規畫師所設計的耶魯模型。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多年下來績效非常好,從一九八五年的十億美元,成長到二○一九年變成二九○億美元。這個模型很簡單,而且經過證實成長性非常好。

無限配罝模型為持有以下四種資產:

1,配發股利的股票、交易30%:首先是用你個人的交易帳戶買進配發股利的股票;你要當股市包租公。


2,不動產、REITs30%:你要把錢投入不動產,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去買一大堆房子,而是你可以買進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。


3,受管理投資組合、ETF30%:配置30%到基金或ETF,你可以雇用基金經理人,或是模仿受管理的投資組合。注意!這裡指的基金不是共同基金,而是其他種類的基金。


4,現金、約當現金10%:當投資機會出現,或有緊急情況時,你就可以使用這筆現金。

 

如果你才要剛起步,該怎麼做?假設你先從一千美元開始,你要保留一百美元的現金,其他的九百美元拿來買配發股利的股票。

累積股數,然後持續這麼做,直到達到五萬美元為止。

到那時,五萬美元中有四萬五千美元是配發股利的股票,五千美元是現金或約當現金。

而十萬美元的無限配置模型為:股票和不動產或REITs各四萬五千美元,現金或約當現金一萬美元。

超過十萬美元後,除了股票、不動產REITs和現金外,就會另外配置30%到受管理的投資組合或ETF。


之後以每年至少一次的頻率重新評估你的投資組合,但最多一季一次,以確保你的投資配置正確。


無限投資人要打造的是驚人的現金流機器,這部機器在重大的經濟波動中仍不為所動,還是會持續提供現金。
雖然無限投資人的心態應該是無限期買進資產,也就是持有的期間是永遠,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,當資產的收入減少,就是賣出的時候了。


如果你有一個現金流資產不再創造現金流,就換掉它。如果它不會創造資金,那它就不是資產,所以應該賣掉或是換成別的會創造資金的東西。
 

現在你應該很清楚無限投資是什麼了。這不是讓你一夕致富的方法,它是經過時間驗證的策略,讓你慢慢的、有方法的致富


作者還介紹了一些進階的投資技巧,例如複利、股市包租公、選擇權等,以及如何利用稅務規劃來提高投資報酬。

 

這本書適合想要學習長期穩健的理財策略的讀者,

不過也需要注意作者的觀點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或所有情況,

並且有些內容可能需要更多的實踐和驗證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i 的頭像
    kai

    kai_life

   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